close

加拿大稱過度獵殺海豹與中國消費需求有關

加拿大稱過度獵殺海豹與中國消費需求有關


漁民捕殺海豹。

  3月28日,中國國際商會和首都愛護動物協會舉辦瞭一場主題為“關註動物保護,倡導綠色貿易”的座談會。而座談會關註的主角,是許多中國人並不熟悉的可愛的加拿大海豹。當天,動物保護人士、經貿界人士、專傢學者和媒體代表出席瞭座談會,並展開瞭激烈爭論。而這個會議的召開,既與剛剛過去的“315國際海豹保護日”有關,也與美聯社發出的一則報道有關,從加國媒體的一些報道看來,更是與中國貌似有不小的幹系……  加拿大政府對支持商業獵捕海豹有它的一套說辭。首先,加拿大的產業界和政府認為,海豹數量大,不屬於瀕危物種。其次,加拿大北部海域的經濟支柱——鱈魚產量連年下降,瀕臨種族滅絕,漁業管理者們認為,大量的海豹捕食鱈魚是致使鱈魚消亡的首要原因。但加政府的說法遭到瞭各界的反駁。早在1995年12月,來自15個國傢的97名科學傢,在第十一屆海洋哺乳動物學雙年會上聯名簽署請願書,他們認為:海豹對加拿大海洋區域“底棲魚群”的捕食,並未造成生態失衡的影響,人類的過度捕撈仍是唯一得到證實的與魚群滅絕有關的原因。加拿大前漁業與海洋部科學傢阮森邁爾斯(RansomMyers)也指出,鱈魚種群的趨於滅亡,是由於過度捕撈,與海豹無關。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加拿大漁業采用瞭新技術,通過使用帶巨網的先進工業漁船不計後果瘋狂擴大捕魚量,一小時甚至可捕撈200噸魚,是以往普通漁船整個捕魚季節捕魚量的兩倍!鱈魚的捕撈量從原來平均每年的25萬噸,激增到1968年的80萬噸。此外,捕魚隊不僅捕撈鱈魚,還捕撈鱈魚的主要食物來源。受到過度捕撈和食物來源減少的雙重威脅,加拿大北部鱈魚資源急劇減少。

  有人認為,政府支持海豹獵捕還是受到利益的驅使。2002年~2004年,加拿大東海岸地區獵捕海豹活動所貢獻的稅收,3年分別為2100萬美元、1300萬美元和1650萬美元,所以政府支持海豹獵捕業可以帶來大量稅收。當天,來到座談會現場的美國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加拿大執行董事麗貝卡奧德沃茲(RebeccaAldworth)認為,海豹獵捕最大的受益者是加拿大的政客,加國政府支持捕殺海豹,是為瞭爭取東部漁民的選票。  據介紹,每年2月末,雌海豹會遊上4000公裡,到加拿大紐芬蘭省附近和丹麥的格陵蘭島等地繁殖,它們在大塊浮冰上產仔(通常1隻,有時雙胎)。大規模獵殺海豹的行動通常於每年3月末4月初,就在聖勞倫斯海灣和紐芬蘭拉開序幕。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在過去5年中,遭到捕殺的海豹有97%不到3個月大,其中大多數出生不到一個月!而海豹的壽命可達20年。大量海豹幼仔遭到獵捕,一方面是因為小海豹的毛皮精良,能在國際皮草市場上賣個好價錢;另一方面是因為小海豹遊泳技術還不嫻熟,難以離開冰面下水,捕殺起來更容易。加拿大政府雖早在1942年就宣佈,把捕殺海豹的數量控制在每年1.5萬頭。但進入21世紀後,世界海豹皮市場需求量大增,加拿大捕殺海豹的數量逐年回升。2006年,加拿大獵捕者在聖勞倫斯海灣的冰川上,獵殺瞭33.5萬頭小海豹,創有史以來最高獵殺配額。另據法新社3月25日報道,加拿大漁業部長蓋爾謝伊(GailShea)當天宣佈,2011年的海豹獵捕配額,將從去年的388200頭增至468200頭,數量增加瞭20%,包括40萬頭格陵蘭海豹,60000頭灰海豹和8200頭冠海豹。

  除瞭捕殺幼仔,加拿大海豹捕獵者還以其殘忍的捕殺方式而為人詬病,更是引起動物權利保護者的強烈抗議。  國際愛護動物協會中國項目主任華寧在會上稱,加拿大的商業性海豹獵捕是地球上對海洋哺乳動物最大規模的屠殺。近年來,超過100萬頭海豹已慘遭屠戮。英國佈裡斯托爾大學的斯蒂文哈裡斯教授通過調查斷言,加拿大當前對格陵蘭海豹的管理計劃,已對海豹的生存構成瞭威脅,因為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對海豹的過度捕獵,導致格陵蘭海豹數量迅速減少瞭近2/3,而今天的殺戮程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當時。

  此外,格陵蘭海豹依靠海上浮冰孕育和撫養幼仔,但全球變暖導致北大西洋的冰蓋迅速消融,數以萬計的小海豹還未成長到可以在開放水域生存之前,就已經因海冰融化而溺水死亡。氣候變暖已使得海洋哺乳動物的生存空間變得脆弱,商業捕殺更是雪上加霜。  多國對海豹制品下達禁購令  環保人士近年來曝光的血腥屠宰海豹的場面及數年來的不斷呼籲,使得全球各地反對捕殺海豹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各界對加拿大獵捕海豹的做法譴責不斷,紛紛對海豹制品貿易進行限禁。

  用海豹皮制成的衣服、帽子、披肩及其他飾品,曾是歐美多國流行的奢侈時尚品,但目前在北美和歐洲市場上,已經很難見到海豹制品。美國於1972年通過《海洋哺乳類動物保護法》,取締任何海洋哺乳類動物及其制品輸入;南非禁止商業性獵捕海豹也已10年有餘;近年來,墨西哥、克羅地亞、巴拿馬、斯洛文尼亞等國,有的終止瞭本國的海豹制品貿易,有的則宣佈瞭相關意向。 2009年5月5日,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瞭一項法案,在歐盟范圍內全面禁止進口包括海豹毛皮、海豹油及相關產品在內的海豹制品。歐盟相關禁止進口法令,引發世界各地動物保護運動的新一輪高潮和海豹制品消費的大幅下滑。同年,俄羅斯政府也禁止瞭俄羅斯附近海域的商業性海豹屠宰。歐盟更是於2010年8月正式對27個成員國實施禁令,有效堵截瞭加拿大海豹產品的一級市場。短短一年半,加拿大就因市場萎縮而減少捕殺海豹近50萬隻,整個加拿大海豹獵捕業瀕臨停滯。面對這一情況,加拿大本國人又作何感想呢?其實,加拿大知名市場和社會調查研究顧問“環境學研究小組”(EnvironicsResearch)2005年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將近70%的加拿大人反對商業性海豹獵捕,而對於殺戮海豹幼仔的反對尤為激烈。加拿大民意和市場調查公司Pollara2007年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2/3的加拿大人支持禁止海豹貿易的其他國傢,同時,67%的加拿大人反對政府為瞭海豹業的利益,花公款遊說外國政府。

  加拿大漁業部長來中國遊說  失去歐美的銷售市場,令加拿大海豹捕獵者垂頭喪氣。然而,加拿大並不甘心就此放棄海豹業。近年來,海豹產品廠商為擴大銷售市場,迎合亞洲人愛吃補藥的習性,以廣告誇大海豹油、海狗鞭等的療效,大舉開辟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傢市場。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2003至2009年間,加拿大海洋哺乳類油脂量共有74%輸到亞洲地區,排在第一位的是韓國,占42%,其次是中國(包括臺灣、香港),占31%。用海豹油和海豹鞭制成的保健品在亞洲市場的熱銷,為加拿大海豹獵捕業的復蘇提供瞭契機。  2010年9月,加拿大海豹營銷組織在廣州舉辦瞭“加拿大海豹時尚和工藝技術培訓班”,展出瞭海豹皮革設計作品,包括男女皮鞋、運動鞋及箱包、飾品等各種產品,“下定決心要教會中國消費者消費他們的海豹制品”。根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Canada)的數據可知,2003至2009年間,加拿大銷往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地的海洋哺乳類動物油脂共占加拿大總輸出量的31%,僅次於韓國。

  為瞭替本國備受爭議的海豹產業找到新的市場,2011年1月12日至15日,加拿大漁業部長謝伊親自帶領海豹制品商,參加在北京召開的第37屆中國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並在會上為海豹制品大加宣傳。她稱:“這是加拿大獵捕海豹者、加工商、工匠和因紐特人生產出的世界上最優質的產品之一。”除瞭海豹皮、海豹油,加拿大還希望向中國出口大量的海豹肉。謝伊在參加海豹業者會議時甚至說道:“我相信中國富於創造性的廚子們將大膽烹制出海豹佳肴。”

  開完交易會的謝伊馬不停蹄地趕回加拿大,向其國內民眾表示:“中國有大量的人口,對加拿大來說,是個很好的潛在市場。”而加拿大媒體也高調報道中國同意海豹貿易,加拿大廣播公司於1月12日發佈的有關加拿大和中國簽署海豹產品出口協議的報道中提到,謝伊說:“我非常興奮,因為加拿大漁業傢庭會從這個和中國達成的市場準入協議獲得直接的好處。”此外,加拿大《環球郵報》1月12日竟然如此報道說,“中國是個巨大的買主,而且沒有動物權利意識”。加拿大研發和生產海豹油產品的帝比愛工業公司(DPAIndustries)的董事長韋恩麥金榮也稱:“中國有缺乏道德良知的消費群體,他們才不在乎買的是什麼產品呢。中國人什麼都吃。”  事實上,中國公眾對加拿大海豹推廣團體向中國市場銷售海豹制品,給予瞭強烈反擊。  其實,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並沒有同加拿大政府簽署海豹制品準入中國大陸的任何協議。首都愛護動物協會會長秦肖娜指出:“前段時間加拿大的企業來到中國,並沒有和我國政府簽署海豹準入中國的任何協議,現在是阻止海豹產品進入中國的最好時機。”

  各方激辯動物保護與貿易規則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民族宗教教研室教授莽萍表示,傳統上,中國人保護動物的意識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傢。中華民族是個仁愛的民族,但是現在許多人甚至是高學歷人士包括政府官員,並不瞭解傳統。她說,阻止海豹屠殺並不隻是幾個動物保護組織的意願,而是廣大民眾的意願。她希望政府尊重動物保護者,尊重民意。莽萍還以眾多中國人反對海豹產品的意願為例,認為有可能重建中國人文明愛物的傳統。而《新京報》評論員曹保印在座談會上談到,動物保護主義者應該更理性,聽取不同的聲音,才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他建議動物保護主義者不妨站在行業、政府或某個領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找到的解決方法才更有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禮品 souvenir 贈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hrkegia 的頭像
    bahrkegia

    bahrkegia的部落格

    bahrkeg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